1吋釘 為門外漢帶來1億營收

「卡嚓!卡嚓!」台中縣神岡鄉,一台台擺放在紙箱廠生產部門的機器,正吐出一個個色彩鮮豔的鉚釘。這些剛被包覆上鐵皮鉚頭的彩色塑膠小釘,尺寸最大不超過2.55公分,是業者眼中可以扣緊商機的「新五金」,能帶領傳統紙箱廠朝創意家具業轉型。

這種曾在2000年獲得發明專利的彩色小釘,被發明者、經營紙箱產業三十多年的陳炳松,稱作「DIY鉚釘」。

 

半路出家 獲紐倫堡發明獎

陳炳松將鉚釘應用在紙盒的複合式組合上,這項作品一問世,就在2001年得到全國發明優良獎。後來還遠征德國,拿下2002、2004年紐倫堡世界發明展銀牌與銅牌獎。

之所以頻受國內外大獎肯定,是因為陳炳松以DIY鉚釘為核心,並從樂高玩具(LEGO)隨意堆疊的方式中,發想出不同素材的排列組合,讓原本笨重的家具,也能像樂高積木一樣,被輕巧靈活地組裝。儘管寫下如此多光榮紀錄,但在家具領域裡,陳炳松其實是半路出家。

2000年發明DIY鉚釘以前,陳炳松是三十年旭利紙器廠的老闆,可說是家具產業的門外漢。現年五十五歲的他,則多了一個職稱──旭利興公司總經理,企圖以DIY鉚釘與紙板,顛覆傳統家具觀念。

 

傳統產業 不安於穩定獲利

平時喜歡穿著格子西裝的陳炳松,個子不高,經常掛著憨厚笑容,外型很符合紙器廠老闆的傳統形象。很少人知道,他是個英打比中打快好幾倍的國際生意人,慣常以英文e-mail,親自接洽來自歐、美、日本的生意。

事實上,1970年代台灣加工出口業正暢旺,位於木器、漆器、鞋產地的台中縣豐原市在外銷過程中,面臨大量紙箱需求。「神岡人」陳炳松沒有想太多,就在這股潮流中,以新台幣20萬元的資本額為故鄉增添了一座紙器廠,才半年就賺回資本額。

不過,點子多的陳炳松,並不安於穩定獲利的日子。

 

美國經驗 紙箱廠要轉型

1984年,一心想拓展事業版圖的陳炳松,孤身拎著一只皮箱遠赴美國做貿易。在美國的陳炳松沒有賺大錢,還因新台幣升值,差點撐不下去,「還好紙箱本業有家人顧,才能回來,」陳炳松苦笑說,當時在台灣按兵不動的紙箱同業,反而都大賺一筆。

不過,陳炳松的美國「學費」繳得有代價。

赴美三年,陳炳松常到美國當時最大的零售通路業者──kmart(凱瑪百貨)參觀,他看到愈來愈多 「Made in China」(中國製)的商品攻占貨物架,驚覺紙箱產業遲早轉移到成本較低的中國大陸。他開始思考紙箱廠如何突破,並擬定「紙類商品化」為轉型方向。

 

發明鉚釘 找到轉型核心

轉型之路並不輕鬆。

陳炳松回國後,1990年因發明防水廣告紙板,拿到生平第一個專利。當時光是防水紙板一個月就為他賺進60萬元淨利,仿冒他的廠商更是荷包滿滿。然而,環保單位後來嚴格取締亂貼的廣告招牌,防水紙板紅不久。

一直到DIY鉚釘出現,陳炳松的「紙類商品化」概念才找到發展核心。

1999年某天,陳炳松逛IKEA(宜家家居),無意中發現一件家具,居然以塑膠螺絲當扣具,他反覆端詳,覺得有趣。

「這個小扣具也許可以這樣改……,」陳炳松開始思考如何讓家具扣具更輕巧方便,半夜還會從床上跳起來畫設計圖,並不時和做塑膠射出、鐵工廠的朋友討論。在這過程中,他看到了小扣具與紙器母業結合的商機。

1999年,第一支鉚釘誕生。陳炳松把鉚釘分為兩部分,只要兩隻手指頭輕輕一壓,就能將公鉚釘與母鉚釘扣牢,徒手扳不開,但只需簡單工具就能拆解。

在加強了鉚釘的受力強度後,不同尺寸的鉚釘可以輕巧地扣住軟、硬材質。諸如紙板、皮革等軟素材可用鉚釘彼此扣合;以同樣的方式,也能將軟素材鎖緊在鋼鐵架、木頭等硬素材之上。

 

發展商機 從鉚釘到紙家具

然而,如果無法掌握市場需求,裝卸容易的DIY鉚釘,充其量只是另一件新奇的小玩意。

「愈創新,就愈有風險,」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、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客座教授梁又照指出,創新其實不難,但一件成功的商品,需要掌握「市場」「技術」與「製造」三軸心,否則創新與獲利將是兩回事。

他解釋,在創新事物成為商品前,首先得注意到市場有哪些需求,進而找到滿足需求的技術,最後還要能大量複製,創新產品才可能成功。

「商品成功之路像『十八銅人陣』,關關難過!」梁又照說。

2003年,陳炳松進駐台北科大創新育成中心,當時梁又照曾指導過陳炳松,總提醒他將精力專注在少數重點商品上。

後來脫穎而出,成為旭利興市場主力的,是在美國、日本市場反應佳的「樂高式家具」。

 

商品化 樂高家具外銷紅

「如果要打對台,必定得是一隻黑馬,」靠著自行研發的DIY鉚釘,陳炳松有信心找到創意家具這片「藍海」。

家具可像積木,隨興堆疊嗎?陳炳松的樂高式家具做到了。

他將家具主材質改為可軋、可折的紙板、PP瓦楞板等軟素材,大型家具的架構則仍以鋼鐵等硬素材為主。這類以DIY鉚釘扣合軟素材、硬架構的輕巧箱子,可隨使用者的需求組合、堆疊成衣櫃、置物架、鞋櫃等家具,重量不到一般家具的三分之一。

「這款瓦楞板衣櫃,在日本賣得很好,」陳炳松打開一個120公分高的藍色「箱子」,迅速將紙板黏在若干魔術帶定點上,就是一個有橫桿可掛衣的簡便衣櫃,適合隨時得搬家、租屋空間小的學生與上班族群。

陳炳松的家具系列,主要走外銷市場,賣給歐美、日本的學生、年輕上班族與辦公室用。

最近,他把自有品牌宜室宜家(ACEKEA)的家具,放上拍賣網站,並正和工程師研發一套可放上網的估價軟體,只要鍵入需求,各式樂高家具的組合與消費群組都能被換算為價格,消費者可透過軟體線上傳送訂單。

已擁有二十多項專利的陳炳松,屆時這套軟體,當然會是他手中的另一項專利。

 

創新下一步:自有品牌

DIY鉚釘,改變了陳炳松與其紙箱廠的命運。

走過風光的1980年代,現在台灣紙器廠倒了半數以上。旭利紙器廠卻因為旭利興子公司的帶動,成為少數不前進大陸,仍繼續有擴廠計畫的幸運兒。

五年來,DIY鉚釘所衍生出來的樂高式家具產品,已經占旭利事業體總營收的30%,平均每年有5%的成長,總營收一年約新台幣7000萬元到1億元。

然而,陳炳松邁向成功的「十八銅人陣」,只闖到了一半,他還想把DIY鉚釘推廣到任何需要扣具的地方,希望創新之路終能通向自有品牌專賣店。




本文出自 2006 / 4月號雜誌 擁抱千億商機 無聊是金